初中物理精品教学资源下载平台

帮助中心
访问移动端

当前位置:首页 > 教学参考 > 备课参考  > 综合知识资料库 > 内容详情

中考物理总复习策略

来源:晨网初中物理  作者:佚名  时间:2014-11-27  浏览:次  星级:  下载权限:点券[点击下载]

  一、复习原则:抓重点、练难点、不漏知识点。

  二、具体操作:

  第一轮:围绕考纲(可参考2006年考试纲要)、抓住课本、夯实基础。

  可采用“板块式”复习,打破教材的章节顺序,把内容归到:力学、光学、热学、电磁、实验五大块,按知识体系(知识点配题)复习,加强每块知识的联系,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第一部分 力

  第一讲 声音与环境

  第二讲 我们周围的物质(质量 密度)

  第三讲 力、重力、弹力、摩擦力

  第四讲 杠杆的平衡条件 滑轮的作用

  第五讲 运动和力

  第六讲 认识压强 液体压强 大气压

  第七讲 认识浮力 浮力的计算 升力

  第八讲 机械功与机械能

  第二部分 光 学

  第九讲 光的传播与反射 平面镜成像

  第十讲 光的折射与透镜 凸透镜成像规律

  第三部分 热 学

  第十一讲 物态变化

  第十二讲 分子动理论 内能与热机

  第四部分 电 磁

  第十三讲 简单电路 电流 电压 电阻

  第十四讲 欧姆定律及其应用

  第十五讲 电能、电功、电功率

  第十六讲 家庭电路与安全用电

  第十七讲 磁、电磁、电动机与发电机

  第五部分 物理实验:

  1.测量型实验,重点复习数字的估读,测量时应注意的事项,例如分度值的大小,量程的选择,方法的正误。把这些实验归纳在一起,有利于记忆、理解。2.探究型实验,重点复习实验的原理、器材,探究的方法,数据的归纳整理。要理解控制变量法的意义。

  3.演示型实验,要把教材各种演示实验所说明的原理熟记,并把拓展型的演示实验与教材中的同知识点演示实验归类,有利于思路的拓展。

  4.开放型实验时,注意条件的开放,策略的开放和结论的开放,注意教材前后知识的联系,注意知识的拓展。

  第二轮:抓重点、热点,进行专题训练

  专题一 作图训练:力的示意图、杠杆力臂、滑轮组的组装、光路图、电路图、 电和磁作图

  专题二 压强、浮力的计算

  专题三 功率、机械效率的计算

  专题四 热量的计算

  专题五 电功、电功率的计算

  专题六 新题型训练(探究性、开放性题、应用性、信息类、STS类题)

  第一轮结束后,在第二轮复习期间到中考前,做几套模拟试卷,进行强化训练,通过第一轮复习,学生对整个知识的体系比较清楚,通过适度训练,解题能力也有所提高。

  这几年中考前夕,我特别关注这样一个问题:学生临考前的心理状态。

  因中考关系到孩子前途,我市目前还不是所有学生都能上高中。“中考”与平时的考试就不一样,它是一种高利害的考试。家长希望高,很多老师要求过严,不少学生心理上不稳定,有一些平时成绩不错的学生,中考成绩并不理想(不一定是物理学科),但肯定有理化等级分不理想的。

  为缓解这一现象,结合这两年的教学,我认为:要进行必要的适应性训练,以提高学生解题速度和正确率,这对中等及中等偏上的学生帮助很大,效果也比较明显 (05年中考,两个教学班A等达71℅,B等以上94℅,06年一个教学班A等达75℅,B等以上96)。

  今年,我打算做六套卷(不包括学校的两次模拟考试),每套卷按省中考的题型、题量进行考试和讲评(提高审题能力),从而提高他们的自信心。

  “中考命题”分析与研究:

  我省中考物理试卷,是非常好的。它能把《课程标准》中对知识的要求、实验的要求、科学探究的要求,通过中考试题反映出来。对我们的教学能起到正确导向作用。结合这几年省中考命题,我认为中考复习应关注以下几点:

  1.基础性:

  注重对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训练,不超过课程标准要求。

  物理学的基本定理、公式是物理学中最精华的部分,我省在每年的中考试题中都有充分地反映,主要体现在填空题、选择题等题型中都渗透大量的基本计算。

  加强对学生实验基本技能的训练。物理学实验是人类认识世界的一种重要活动,是进行科学研究的基础。每年中考试卷中实验所占的比例都比较大。可针对不同题型的实验展开专题训练,特别是基本的、常用的测量仪器的使用。

  由于学业考试是水平测量,所以有一定的基础题,但呈现方式应灵活一点、新颖一点。复习时,针对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可灵活多样地选取教材上一些重要的正文或习题作为素材,来编制题目;也可从中考试卷中选一些好题,进行训练和评析。

  2. 关注社会热点、焦点问题;(注重与生产、生活的联系,关注有关人与自然、社会协调发展的问题,适度关注学科渗透)

  应立足于学生的生活,关注人类的生存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突出能源问题、环境问题、水问题、安全问题等。

  因此,教学中不仅要重视课本知识梳理,更要关注物理知识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体现新课标中“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理念。

  3.探究性:

  注重展示“探究”与“创新”的过程,在解决问题时,能尝试运用科学原理和科学研究方法,同时能用科学语言进行表述。

  科学探究既是科学内容又是科学方法,课程标准对“科学探究”概念的界定决定了科学探究的重要性。其目的是:改变学生的学习行为和方式,让学生从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参与。在复习时要对科学探究进行深入的研究。

用户评论

(以下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

网友评论共
验证码:

中考物理总复习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