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精品教学资源下载平台

帮助中心
访问移动端

当前位置:首页 > 教学参考 > 教学研究  > 教学论文 > 内容详情

设计滑轮组的教学反思

来源:徐州市春晖中学  作者:朱士国  时间:2014-05-11  浏览:次  星级:  下载权限:点券[点击下载]

设计滑轮组的教学反思

徐州市春晖中学 朱士国

  滑轮组的设计是中考常见的题型。关于滑轮组的教学似乎已成为一种定式,如:教辅用书《零失误》(王定武主编,吉林人民出版社出版)的一道例题分析。

  设计:某人体重为600N,站在地面上用滑轮组提升2000N的重物。请画出最简单的滑轮组。(滑轮重及摩擦不计)

  剖析:容易错解为:

  错解1:先确定绳子的段数:。绳子的段数为3,根据奇动偶定,如图11-37所示。

  错解原因之一为绳子段数按四舍五入进行计算了,而绳子的段数只能进不能舍。

  错解2:先确定绳子的段数:

  绳子的段数为4,如图11-38所示

  错解原因是忽略了力的方向,题中要求人站在地面上,因此最后一根绳子的方向不能向上。

  正确解法为:根据 的导出公式, 。而题中要求人站在地面上,所以最后一根绳子应是向下的,根据奇动偶定的原则,正确做法如图11-39所示。

  指点迷津  在设计滑轮组问题中,首先要确定绳子的段数,在计算时绳子的段数只进不舍,然后根据奇动偶定的原则确定绳子的固定端,最后要注意最终力的方向。

  这本书中提供的解法也是我和我的同事们在平时的教学中所采用的。而且,把“人站在地面上,拉力的方向一定只能是向下的”作为一个考点专门强调。但是在今年的教学中我想,定滑轮、动滑轮的作用各不相同,定滑轮专司变向,动滑轮专管省力,站在地面上也应该能向上施力,只需在地面上放一定滑轮而已。如图1所示。这种装置在生产中经常用到,如把卷扬机、手摇绞盘等放在地面上,通过地面上的定滑轮来改变方向而提升重物。如果认为这多了一个滑轮,装置变复杂了,那么还可以设计出如下两种方案,既使滑轮数量变少,又使拉力的方向向下。如图2、图3所示。

  我想,教学是为帮助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考试并非学习的目的.我们在教学中是否在自觉不自觉地束缚学生的思维,使学生的思维逐渐僵化,失去想象力和创造力。这与我们的教学目的是背道而驰的。行成于思而毁于随。教师在教学中应及时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大胆创新,尽量使自己的教学最大限度的符合教育规律-----即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特别是以创新思维能力为核心。

  参考文献:

  王定武 《零失误》中学教材分层训练----九年级物理(上) 吉林人民出版社

用户评论

(以下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

网友评论共
验证码:

设计滑轮组的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