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精品教学资源下载平台

帮助中心
登录 | 注册访问移动端

当前位置:首页 > 教学参考 > 考试大纲  > 中考大纲 > 内容详情

安庆市2010年初中物理教学研讨会专题报告:三段自主课堂复习法

来源:宿松县实验中学  作者:张浩平  时间:2010-12-21  浏览:896次  星级:  下载权限:点券[点击下载]

三段自主课堂复习法

宿松县实验中学 张浩平

  说起复习课,老师们都有一个共同的说法:不好上。当作新授课去上,学生们不愿意听,再说时间也不允许;只讲重、难点,大部分学生又听不懂,因为脱离了基础知识。既要让学生愿意学,又要让学生能听懂,这就要求我们老师能找到一个好的复习方法,正确引导学生进行复习,通过十几年的教学,我认为三段自主物理课堂复习法能起到这一作用。

  三段自主物理课堂复习,就是把一节课分成三个阶段:“自主学习”、“教师释疑”、“当堂检测”,这三个阶段所用时间分别为5分钟、15分钟和25分钟。

  第一阶段:自主学习。就是让学生自己看书,按照新课标的要求,明确本节课的复习目标。在这一阶段,教师备课时,就必须要把这节课所复习的知识点列出来,最好以表格的形式,这样学生看起来一目了然。对学生来说既巩固了基础知识,又突出了重难点。

  第二阶段:教师释疑。在这一阶段,教师要解答学生提出的一些疑难问题,扫除学生在复习过程中的拦路虎。为了充分利用课堂时间,疑难问题的提出,最好在复习课前,由课代表在学生中搜集,这样教师在课堂上就可以逐条讲解。当然,学生在课堂上提出的问题,教师也应及时解答。教师在解答疑难问题时,不仅要让学生理解物理知识,而且要举一些经典例题作为佐证的材料。这样,学生更容易理解和接受。教师释疑非常重要,这一阶段,教师应起主导作用,通过教师的精心讲解,学生才真正理解课本知识。这一阶段,要求教师课前要细心备课,课前要引导学生利用课余时间找出自己不懂的知识点,然后进行搜集、整理,再针对这些疑难的知识,选出恰当的例题,只有这样,才能收到实效。

  第三阶段:当堂检测。这一阶段,教师要针对本节课的复习内容,选出一些习题让学生进行当堂训练。习题应有针对性、代表性,题量不宜过多,控制在5题左右。当堂检测,不仅可以检测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而且可以培养学生的解题能力,包括阅读、理解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当堂检测要求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一定的题量,这样可以提高学生的解题速度。而让学生在课余时间做作业是很难达到这样的目的。这一阶段,对教师的要求也很高,能否选出合适的习题,对学生能力的培养起至关重要的作用。

  以前的复习模式,往往是教师通过框架、表格、提纲等形式在黑板上列出知识点,然后教师逐条提问讲解内容,有时,也适当补充一些例题。整节课教师起主体作用,学生处于被动状态,一堂课下来,学生该懂的懂了,不理解的知识还是不理解,效果不好。三段自主课堂复习法,不仅让学生理解知识,掌握知识,培养能力,而且也体现新课程标准理念。这种复习方法把整个课堂几乎让给学生,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思想,培养了学生探索知识的主动能力。而这种能力的培养,往往是我们现代教学中最易忽视的地方,一不小心就走陈旧的模式。现代教育理念认为,教师只是起主导作用,这种作用,不是说现在的教师可以少做,而是要做的更多,当然不是在课堂,而是在课后。

  附:案例:

  《运动和力》的复习课

  (人教实验版)

  Ⅰ 自主学习 (5分钟)

  [复习目标]

主 题 知 识 点
机 械
运 动
1、知道机械运动的概念,能结合具体实例阐述物体运动的相对性。
2、知道匀速直线运动的定义,理解速度的定义及其数学定义式,知道其单位m/s、km/h及其换算;能运用其定义式进行简单的计算(包括平均速度的意义及其简单计算等)。
3、会用毫米刻度尺测量长度;能结合生活经验粗略地估测物体的长度。知道长度的单位及其换算。
1、知道力的定义、单位。
2、知道力的三要素、力的作用效果,会画物体受力情况的示意图。
运动
和力的关系
1、能正确表述牛顿第一定律。
2、知道什么是物体的惯性,知道物体的惯性只与物体的质量有关。
3、知道二力平衡的条件;了解物体运动状态变化的原因。

  Ⅱ 教师释疑 (15分钟)

  [例] 问:如何分析物体受力?

  答:受力分析在力学中有着极为重要的地位,压强、浮力、功等内容都需要受力分析。正确进行受力分析的依据是力的本质(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一般受力分析应首先确定研究对象(分析哪个物体),然后找出物体受到哪些力的作用(先找重力,再找接触面上的支持力和摩擦力,最后找其它力,如拉力、推力、压力等,注意各力存在的条件)。

  例:(2009·郑州)如图为水中正在下沉的石块,请画出石块所受力的示意图(不考虑水对石块的阻力)

  解析:石块在水中下沉时,受到重力和浮力的作用,由于下沉,重力大于浮力。答案如图2所示。

  Ⅲ 当堂检测 (25分钟)

  1、(2009·江苏)下列数值最接近实际情况的是( )

  A.人体正常体温约为39℃ B.两个鸡蛋的质量约为100g

  C.人的拇指宽度约为10cm D.初中生跑100m约需8s

  2、(2009·芜湖)两岸同胞期待已久的空中直航2008年12月15日正式启动,空中航路的截弯取直“使上海到台北的航程由原来绕飞香港的2075km缩短为960km,上午8时,东航MU2075航班从上海机场起飞飞台北,9时40分抵达台北机场,则该次航班飞行的平均速度为______km/h, 合________m/s”。

  3、(2009·汕头)关于物体的惯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只有运动时才具有惯性 B.物体只有静止时才具有惯性

  C.物体只有受力作用时才具有惯性 D.惯性是物体的一种属性

  4、(2009·江苏)小红在路上骑自行车,若说她是静止的,则选择的参照物可能是( )

  A.迎面走来的行人 B.路旁的树木

  C.小红骑的自行车 D.从身边超越的汽车

  5、(2009·安徽)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实验表明,两个物体间的相互作用力总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如图所示,一个物体静止地放在水平桌面上。

  (1)画出物体所受各力的示意图。

  (2)试推证:物体对桌面的压力与物体受到的重力大小相等。

用户评论

(以下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

网友评论共 0
验证码:

安庆市2010年初中物理教学研讨会专题报告:三段自主课堂复习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