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镇江市中考命题的若干制约性意见
来源:晨网初中物理 作者:佚名 时间:2013-02-13 浏览:次 星级: 下载权限:点券[点击下载]
说明:本《意见》以镇江市中考命题为切入点,旨在引导教学回归课程标准所规范的应有教学要求,在一定程度上控制平时教学中因随意拓展而影响物理教学本来价值、造成学生过重课业负担的现象。
理解时应当注意:
(1)本《意见》的实质性意图只是控制不必要的难题,其中涉及教材内容的只是把握到什么程度的问题,而不存在教与不教的问题。
(2)本次修订只是意图适当考虑加强初高中物理教学的衔接,注重对学生对学习物理的能力培养,不宜作较大幅度的深挖和加大难度。
(3)本意见修订版只针对目前的2013届九年级学生的中考,对2014届学生,明年将依据课程标准的修订再次进行适当的调整。
一、总体要求
1.关于苏科版教材的“生活•物理•社会”和 “信息库”栏目内容是否列入考查范围的问题。
由于这两个栏目相对教材主干内容具有链接性和扩展性,把握原则是:
其中符合课标要求的内容可以作为命题背景素材,超出课标要求的知识不作考查要求。
如八年级上册P.10~11“生活•物理•社会”栏目中:(1)“能量”概念虽在当节教学时段只作为链接,但最终应作理解要求;(2)有关说明声能的两个例子——例1所涉及的椭球形面镜不作知识性要求
2.关于教材中的实验、活动和综合实验活动,从加强实验的角度出发,有如下的要求:
(1)有一些活动,为重要的学生实验,如:
观察水的沸腾现象;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探究匀速直线运动的规律;用弹簧测力计验证重力大小与质量的关系;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探究物体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探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电压和电阻的关系;练习使用滑动变阻器;测量小灯泡的功率等。对这些实验不仅有过程的要求,还有合适的技能要求和相关的知识要求。
(2)有些活动是以教师的演示实验为主的,对学生有观察现象以及与知识相联系的要求。
(3)有些随堂和课外的小实验和小型探究活动,重在通过这些活动获取感性认识、体验探究过程,不要求关注过程细节和技能。
(4)综合实践活动为小组选做的课题训练,其开放度较大,可作为平时的考核要求,某些符合课标要求的内容可以作为阅读性试题的背景素材。
二、教材各章内容列举
1.声现象
(1)由水波引入波动、由弹簧纵波引入疏密波,仅作为形象地认识声波,不要求解释声波是纵波,更不要扩展到横波及其比较。
(2)不要求记忆男人、女人讲话、歌唱声音的具体频率值及频率范围;不要求记忆可听声、超声、次声的频率范围。
(3)不讨论“运用音调、音色判别物品好坏、优劣”等似是而非的问题。
(4)在联系乐器发声的实际时,不要求学生记住音调变化与发声体变化的具体关系。
2.物态变化
(1)不讨论温度计构造及材料对测量精度影响的问题。
(2)不要求对刻度不准的温度计进行有关计算。
3.光现象
(1)不要求记忆光的三原色、颜料的三原色;不要求记忆物体颜色与
反射光和透过光的颜色的关系。
(2)只要求作一个发光点对一个平面镜成像的光路图
(3)不讨论潜望镜成像的正、倒以及与观察者的距离问题。
4.光的折射 透镜
(1)凸透镜和凹透镜的辨别,不得采用“手摸”的方法。
(2)不要求作有关透镜成像的光路图。
(3)常识性了解望远镜和显微镜的结构和原理,教材中“活动4.7”仅作为观察活动体验,不具体讨论透镜组合成像的问题。
5.物体的运动
(1)可适当涉及常用的“特殊测量”的简单问题,但不对操作细节作严格要求。
(2)有关速度、路程、时间,不涉及繁、难的计算。
6.物质的物理属性
(1)根据定义测量物体的密度,可适当扩展到测量液体密度,如测量盐水、牛奶的密度等,但不要求过分讨论操作细节对精度的影响。
(2)不要求计算繁难的“含量问题”和“合金配方问题”。
(3)能分辨常见物质、初中范围涉及到的物理属性,不单独考查当前学生缺少认知背景、仅依赖记忆的物理属性。
7.从粒子到宇宙
(1)不要求记忆有关微观量和宏观量的数量级或尺度关系,如分子直径的数量级、天文单位和光年与米的关系,不要求作相关计算。
(2)不要求记住当前不能理解的有关专业名词,如“大爆炸学说”、谱线“红移”等。
8.力
(1)只要求了解弹簧伸长与外力的定性关系,不要求介绍“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伸长量与外力成正比”。
(2)了解重心作为重力作用点的含义,但不作深入讨论,不涉及复杂物体的重心问题。
9.压强和浮力
(1)不要求用液体压强公式进行计算。
(2)不要求对托里拆利实验作深入分析。
(3)要求了解沸点与液面气压有关。
(4)不要求知道大气压随季节、天气变化的规律。
(5)了解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会解释简单的现象,不要求对类似教材“生活•物理•社会” 栏目中“乒乓球”、“纸筒”等复杂问题的细节分析。
10.力与运动
(1)不涉及“合力”的概念。
(2)不要求辨别物体惯性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
11.简单机械和功
(1)能对有明显转动轴、且处于平衡状态的杠杆问题进行分析与简单计算,不要求对多个因素同时变化、结论有多种可能的动态平衡问题进行分析。
(2)不要求掌握“动滑轮作为费力
机械使用”的情况(如图1),不要求掌
握“滑轮组水平放置”的有关计算(如图2)。
(3)有关滑轮组的计算(比如与
滑轮组机械效率有关的计算),其组成
滑轮组的滑轮个数不超过两个。
(4)关于教材中活动11.5 “探究斜面”的问题:
①仅作为引入功的概念、说明不存在既省力又省距离的机械的例子,知道斜面是省力机械,不要引申出理想斜面的公式;
②综合复习时,机械效率的问题可以结合斜面的简单情况,但不涉及斜面机械效率与物重、斜面倾斜度等复杂情况的讨论。
(5)“综合实践活动”中的组合机械问题,只涉及两种机械组合的简单情况,只要求用实验的方法求得组合机械的效率;不涉及组合机械效率与单个机械效率关系的计算。
12.机械能和内能
(1)不要求记忆物质“比热容”和燃料“热值”的具体数值。
(2)可以进行“热传递的热量公式”和“燃料完全燃烧的热量公式”的简单综合计算。
(3)不涉及“热平衡方程”的有关计算。
(4)了解热机(以汽油机为例)工作循环的主要特点与功能,不要求说明热机工作循环的细节,不要求对做功冲程中燃气做功的定量计算。
13~15.电路初探、欧姆定律、电功和电热
(1)不要求知道“电阻定律”。
(2)电流表、电压表均视为理想电表,不讨论与电表内阻有关的测量误差问题。
(3)滑动变阻器在电路中的连接,不出现图3中的几种情况。
(4)不涉及“混联电路”的分析计算。
(5)不涉及输电线电压降的计算。
(6)不涉及非纯电阻电路(比如电动机电功和电热关系)的有关计算。
(7)不要求进行繁难的电路计算,例如电路涉及多种变化、需根据多
种变化列方程或方程组进行复杂数学计算的问题(比较直接、简单的除外)。
16~17.电磁转换 电磁波与现代通信
(1)不要求知道“磁感线不相交”的道理。
(2)不要求理解磁化机理。
(3)不要求运用安培定则判断通电直导线的磁场问题。
(4)不要求连接复杂的电磁继电器控制电路。
(5)不要求判断通电导体所受磁场力方向与磁场、电流方向的具体关系。
(6)不要求判断感应电流方向与磁感线、导体切割磁感线运动方向的
具体关系。
(7)在给出公式的条件下,能知道电磁波的波长与波速、频率的关系及简单计算。
18.能源与可持续发展
(1)要求能在能量转化和转移的广泛意义上认识效率问题,能进行简单的综合计算。
(2)不要求辨别有关能量转化或转移的“可逆”和“不可逆”问题。
(3)不要求对“一次能源与二次能源”及“可再生能源”与“不可再生能源”的概念进行精确的语言表述,只要求能对最常见的能源进行实际区别。
(4)不要求了解核裂变和核聚变的原理,不要求知道核反应堆的构造和原理。
- 上一份资料:2012年中考试题中的物理方法题
- 下一份资料:物理中考考点分析及复习建议
用户评论
(以下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