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利伟—中国飞天第一人访谈录
来源:晨网初中物理 作者:佚名 时间:2010-06-26 浏览:27次 星级:
下载权限:点券[点击下载]
杨利伟—中国飞天第一人访谈录
2003年10月15日星期三上午9点,神舟五号载人飞船在中国酒泉成功发射升空。
中央电视台人物专访节目《东方之子》推出名为“飞天之梦”的特别系列节目,对诸多核心人物进行特别专访!
杨利伟:落地瞬间那时候有点感觉。
张恒:有什么感觉呢?
杨利伟:身体感觉特别重,然后在那儿躺了一小会儿。
张恒:振动大吗?
杨利伟:还比较大。
张恒:落地的时候你是什么姿势?
杨利伟:落地的时候是头倒过来的,头冲下的,舱是反的。
张恒:是头冲下?
杨利伟:对,然后我们也都是各种情况,我们所里面也都训练过。
张恒:这种姿势是原来预先训练的姿势吗?
杨利伟:各种复杂情况我们训练到了。
6点42分,杨利伟从容出舱,重返大地。
张恒:你落地以后,你在里面等了多长时间,然后他们才来的?
杨利伟:基本上是同时。我落地之后,然后按照程序去开,返回舱有一个平衡阀,为了平衡舱内舱外的压力的。我去打开平衡阀的时候,舱外的人就已经到了,然后他们就开舱门,我在里面也在开舱门。
张恒:大概多长时间打开的?
杨利伟:几乎是落地之后,大概是有那么两三分钟,同时,外边打,我里边也打,同时打开的。
张恒:打开以后,你跟第一个人说的话是什么?他问了你什么?
杨利伟:也是祝贺我,然后问我有没有什么问题,然后我说没什么问题,感觉挺好的。
(实况声:我感觉非常良好,我们的飞船非常正常,我为祖国感到骄傲!)
张恒:你从船舱里走出来以后,在行走过程当中那种感觉,和在上天之前是一样的吗?
杨利伟:基本上差不太多,我感觉。
(实况声:报告曹副主席,我乘坐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艘载人飞船神州五号进入太空,经过14圈地飞行,胜利返航,在太空中,我们的飞船状态和我的感觉都非常好,我为我们的祖国感到骄傲!)
杨利伟,辽宁绥中人,出生于1965年6月21号,1987年毕业于空军第八飞行学院,曾任空军某部强击机歼击机飞行员,中国载人航天工程选拔航天员的时候,初选1500余名,二选120人,三选60人,四选12人,杨利伟一路过关斩将,成为最终入围的12名航天员之一,来到北京航天员培训中心,接受了长达5年的严格培训。
张恒:在这之前我们知道,你进行了长达5年的训练?
杨利伟:对。
张恒:在这个训练当中,因为我们知道有很多过程是我们正常人难以承受的,你觉得哪一段的训练或者哪一种训练,让你今天想起来还是很难忘的?
杨利伟:应该说我们这些训练,都挺让人难忘的。
张恒:整个的经历,难点在什么地方?
杨利伟:它可能有好多是去挑战你自己的一个承受能力。你比如说做这个离心机,它要做到8个G,那么这个概念就是等于,说得通俗一点,就等于8个人压在你身上,这个感觉就是非常的难以承受,我想是这样的。
张恒:喘不过气是吗?
杨利伟:对,压的非常厉害,因为它就是胸背上的感受。
张恒:那么,如果没经过训练呢?
杨利伟:给这么大G肯定是受不了的,我想类似的这些训练,都会给我留下非常深刻的印象。
张恒:我听说好像还有一种训练,就是让你们是躺在床上头冲下,对吧?
杨利伟:对,那叫头低位。
张恒:躺多长时间?
杨利伟:我们一般做的话,连续,我们就是在飞行以前,连续做了12天,每天都去躺,大概每次都要45分钟到1个小时时间,去一会给你立起来,一会躺下,给你做出来这种血流分布啊,做这个训练。
张恒:你是什么血型?
杨利伟:我是B型的。
张恒:B型血?
杨利伟:对。
张恒:你是属于比较内向还是比较外向的?
杨利伟:有人说我的性格可能两方面都有,可能平时坐在房间里学习呀,看书呀,这时候可能显得比较内向,可能在运动场上,或者是在活动的时候,运动的时候,又比较活泼,应该这样的。
张恒:你比较喜欢从事什么运动?
杨利伟:像平时的一些跑步啊,一些球类啊,做得比较多。我百米跑还是比较快的。
张恒:大概成绩是多少?
杨利伟:11秒多,现在还能达到11秒9吧。
张恒:你在起飞之前,你是什么时候知道,你被最后选中的?
杨利伟:前一天晚上。
张恒:你们做了测试吗?
杨利伟:你这个测试指的是什么?
张恒:就是在最后关头,有没有对你们三个人进行最后的测试?
杨利伟:我想可能随时随地都在考验我们,应该是这样的。
张恒:知道以后,那一刻,你自己的感受是什么?
杨利伟:一个是很幸运,另外也感觉到责任也比较大,因为毕竟是去实现千年的一个飞天梦想,自己有幸去执行,这个责任是挺大的。
张恒:当时你说了什么?当向你宣布的时候。
杨利伟:保证我肯定能完成任务,没什么问题。
张恒:那天晚上你睡得好吗?
杨利伟:睡得很好。
张恒:几点睡的?
杨利伟:不到八点钟吧。做完体检之后,然后就去睡了,睡得还挺好那天,一直到医生来叫我起床。才把我叫醒了。
张恒:几点把你叫起来的?
杨利伟:两点。
张恒:凌晨两点钟?
杨利伟:对。
张恒:起来以后你都做了什么?
杨利伟:洗漱完了之后做了个体验,然后就吃了点饭,然后就做咱们这一套准备工作。
张恒:穿衣服是吗?
杨利伟:对,穿衣服。
张恒:你吃了点什么饭?
杨利伟:吃了点面条,然后又吃了点饺子。
张恒:是你要求的?还是他们特意给你安排的?
杨利伟:我们那配餐都配好了。
张恒:都配好了?
杨利伟:对。这都是我们所长亲自点的,从负三天开始,我们进场开始,都是我们所长一项一项定的。
张恒:你还记得那个饺子,是什么馅儿的饺子吗?
杨利伟:是肉和菜的。
张恒:吃完饭以后,你都做了些什么准备呢?
杨利伟:吃完饭之后,主要就是简单地又休息了一小会儿,然后把整个的程序又考虑了一下,大致的步骤考虑了一下,因为当时的时间,也来不及仔细去考虑,然后把大概的程序考虑了一下,然后就准备去穿衣服了。
张恒:一出来以后,当时门外有很多人为你送行?
杨利伟:对。
张恒:那个时候你激动吗?
杨利伟:应该说从自己心情上是很激动的,但是从当时的感觉,还算比较放松我感觉。
张恒:从驻地到发射场,用了多长时间?
杨利伟:15分钟,这是规定的车速。
张恒:路上都说了什么吗?比如你的教练,或者你所里的同志,对你有什么交代吗?
杨利伟:互相之间可能就是尽可能地使气氛轻松一些,我感觉我的教练和陪同都是这个出发点,从他们的角度,肯定是防止太过于紧张,实际上经过这么多年的训练,我感觉当时调整得非常好。
张恒:路上是谈的飞船?还是谈的其他的事情?就这15分钟以内。
杨利伟:主要还是跟飞船有关系的,对,包括整个上塔架,在塔架上怎么个程序,还是提醒一些这个东西。
张恒:后来你是怎么进去的呢?进舱。
杨利伟:进舱有一个过渡的架板,然后从整流罩,通过甲板然后进舱。
张恒:我知道在这之前,你们在地面,或者说在起飞之前,你们也做过人船箭地的联合检查?
杨利伟:对。
张恒:也多次进过舱?
杨利伟:对。
张恒:但是那一刻进舱的感觉,和前几次是一样的吗?
杨利伟:我感觉我自己调整的可能会更好一些。
张恒:怎么讲?
杨利伟:我感觉没过多的想那些东西,当时想的就是怎样去执行这个程序,然后可能就是考虑就是操作,所以进去也没过多的想什么,然后就开始按照程序,去检查去操作。
张恒:这一切都顺利吗?
杨利伟:非常顺利,不管是从船的准备和我自己的准备上,做得都很充分。
(实况声:5分钟准备!)
(实况声:感谢首长的关心和鼓励,我在舱里的感觉非常好,请首长放心,我一定不辜负首长和全国人民的重托,以最饱满的精神状态,去迎接这次挑战,我向祖国和人民保证,坚决完成任务!)
(实况声:1分钟准备!10 9 8 7 6 5 4 3 2 1,点火,起飞。酒泉程序转弯,东风程序转弯,酒泉光学运作正常,东风飞行正常。)
张恒:你在飞船上的姿势是什么样的?
杨利伟:基本上和传下来的那个姿势差不太多。
(同期声:东风飞行正常。)
杨利伟:腿是并着的,然后坐在椅盆里,就是这样的。
张恒:然后脑袋是朝上还是冲下呢?
杨利伟:是平躺着的,力量来的是胸背上的。
张恒:你是这样平躺的?
杨利伟:对。
张恒:面朝上?
杨利伟:对,然后是这么往上走。
张恒:那个时候,压力是在这个地方是吧?超出了你们训练了吗?
杨利伟:没有,没有,我们训练达到8个G,比这还要大。
张恒:比这还要大?
杨利伟:比这个还要大,但是真正飞行还有自己的特点,这些特点呢,我想就是你真正去体验过之后,可能这就是感受。
张恒:这个大概持续了多长时间?这种感觉。
杨利伟:这种感觉时间不是特别长,因为按照这个曲线是有峰值的,然后峰值过去之后,压力又小了,然后根据程序,根据发动机点火的不同,有这种压力的感觉。
张恒:压力最大的时候,你觉得呼吸困难吗?
杨利伟:还可以,我感觉还可以。因为我们训练的时候,比这个还要大一些。
张恒:上升段,就是当整流罩抛开的时候,你的这个船舱的窗户,就可以看到外面了,那个时候你看到什么?
杨利伟:那个时候看见非常亮,然后主要看的还是天空,因为我坐的姿势就是那样的。
张恒:最后你是在什么时候感觉到失重的呢?
杨利伟:基本上是在船箭分离的时候。
张恒:那一刻你是什么感觉?
杨利伟:突然间就腾空起来了。就腾起来了,因为那个束缚带椅,给你绑得束缚得很紧,然后突然间,好像往前抛了一下似的,就起来了。
张恒:船里的东西都飘起来了吗?
杨利伟:船里都束缚好了,但是可以看到一些小尘埃这样的有起来的。
张恒:在失重的那一刻,你身体有什么感觉呢?自己身体内部。
杨利伟:身体的感觉,就是一个血液头向分布嘛。
张恒:就是往上涌是吧?
杨利伟:对。
张恒:因为我在地面的画面里看到,有一段时间你的脸涨得很红,是不是就是你们说的就是血液往上涌的感觉?
杨利伟:对,这个可能需要你在上面,有那么一小段时间去适应它。
张恒:这个感觉一直持续了多长时间?
杨利伟:这个感觉时间不是很长,然后就基本上按照平时我们模拟机训练,就矫正过来了。
张恒:后来就没有再出现了?
杨利伟:对。控制得还可以,我感觉我控制的还可以。
张恒:在整个运行过程当中,昨天都一直在大厅里看,每一次我发现,你都有不同的内容,你用摄像机拍了很多东西?
杨利伟:对。
张恒:你们看到的最漂亮的景色是什么?
杨利伟:靠近北极附近的时候,那边看的非常漂亮,白雪皑皑的;再有就是从咱们悬窗,看到咱们太阳帆板和地球成一个角度的时候,特别阳光照在帆板的时候,感觉非常漂亮,然后我就把这些都录下来,也都用照相机照下来了。
- 上一份资料:细微之处显神奇:纳米
- 下一份资料:应用广泛的新型高科技材料:纳米管
用户评论
(以下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