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精品教学资源下载平台

帮助中心
访问移动端

当前位置:首页 > 教学参考 > 学习园地  > 趣味物理 > 内容详情

217 “小男孩”摧毁一座城市

来源:晨网初中物理  作者:佚名  时间:2020-10-25  浏览:次  星级:  下载权限:点券[点击下载]

  1945年8月6日凌晨2时45分,“安诺拉盖”号B—29型轰炸机从提尼恩岛起飞。飞机负载甚重,勉强从跑道飞起。所携炸弹等飞机飞入空中才打开保险,以免起飞时可能发生核意外。“安诺拉盖”号偕同一架测量飞机和一驾摄影飞机,飞向日本。蒂比茨机长告诉机务人员:“这次是为了创造历史而飞行……我们携带是第一颗原子弹。”

  三架气象观测机已出发在先,分别侦察目标城市广岛、小仓和长崎的天气。上午7时25分刚过,蒂比茨收到艾斯雷少校的气象观测机发出的密码“同花须”,意思就是广岛上空天气晴朗。“安诺拉盖”号以近1万米的飞行高度接近广岛,途中未遇到敌机拦截:日本人不想浪费战斗机去拦截少数的高空飞机。早晨8时15分17秒,原子弹投了下去。8时16分,戴着特别护目镜的机务人员看到一道紫色闪光。“我的天哪,”副驾驶员罗纳特·刘易斯上尉说道,“我们干了些什么……”要想了解什么是原子弹,还得从20世纪30年代说起。1938年秋天,德国化学家哈恩和物理学家斯特拉斯曼一同做了一个实验,他们用中子去轰击铀核,结果真是令人惊奇:铀核分裂成几乎相等的两块碎片,变成了氪和钡的原子核。

  原子核被打开了,这个消息震惊了世界。全世界各大实验室都忙碌起来。证实了原子核可分裂的科学家越来越多了,而且发现,分裂的同时,会释放出巨大的能量来。这便是现在常说的原子能,说得完全点,应该叫做原子核能。当然,一个或几个原子核裂变产生的能量很有限,就像几粒炭火烧不成饭一样,不能指望它有什么用途。当有人不免有些失望的时候,又传出了一个令人振奋的消息:铀核被中子轰击核会一而二,二而四,四而八地连锁地分裂下去,同时释放出巨大无比的能量,就好像一发炮弹射中了弹药库,刹那间就会引起巨大的连续爆炸一样。科学家把这种反应叫做链式反应。

  核裂变的链式反应进行得非常迅速,放出的能量叫核能。核能非常大,又非常猛烈。一公斤铀裂变放出的热量,相当于燃烧2500吨优质煤所放出的热量。燃烧煤所得到的能叫做化学能。看,核能与化学能之间的差别有多么悬殊!

  原子弹就是利用链式反应产生巨大能量的原理制造的。

  要使原子爆炸,也就是产生链式反应,必须具有一定质量的核燃料。要是核燃料太少,中子就会大量逃出燃料之外,不能发生链式反应。这种维持链式反应的最小质量叫临界质量。要使原子弹爆炸,还需要有引爆机构。有一种原子弹用的是枪型引爆机构,它里面装着两块小于临界质量的核燃料。一块球形,放在枪筒的一端;另一块圆柱形,放在枪筒另一端。圆柱形核燃料的下面是普通烈性炸药。一旦引爆烈性炸药,就会使圆柱形的核燃料和球形核燃料迅速合拢。它们加在一起就超过了临界质量,就产生了原子弹。1945年8月,美国投到日本广岛的那枚原子弹就是枪型原子弹,代号叫“小男孩”。它用的核燃料是铀235,威力当量达到1.4万吨梯恩梯。

  另一种原子弹用的是内爆型引爆机构。这种原子弹的内层装着几个小型球状核燃料。外层装的是球形普通烈性炸药。烈性炸药引爆以后,产生一个向心的压力,把内层的核燃料突然压拢引起原子爆炸。1945年8月美国投到日本长崎的那枚原子弹就是内爆型的,代号叫“胖子”。它用的核燃料是价格比较低廉的钚239,威力当量为2万吨梯恩梯。

用户评论

(以下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

网友评论共
验证码:

217 “小男孩”摧毁一座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