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精品教学资源下载平台

帮助中心
访问移动端

当前位置:首页 > 教学参考 > 教学研究  > 课题研究 > 内容详情

《中学物理探究性学习研究》课题结题报告

来源:晨网初中物理  作者:佚名  时间:2018-11-30  浏览:次  星级:  下载权限:点券[点击下载]

“中学物理探究性学习研究”课题

结 题 报 告

  一、课题提出的背景

  当人类进入二十世纪中叶以来,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人类社会生活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信息化、全球化趋势不可阻挡,导致人类对知识、能力、竞争力等许多概念有了新的认识。特别是我国在2001年6月召开的全国基础教育工作会议和《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中,确立了基础教育发展的总方向——素质教育。随着我国义务教育新的物理《课程标准》的颁布与实施,使我们明确了这轮新课程改革是以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为宗旨的;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收集和处理信息能力、主动和自主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交流与协作的能力及对自然环境和人类社会的责任感与使命感是改革的基本思想;以学生发展为本是改革的中心任务。我市开展的“中学物理探究性学习研究”的课题实验主要基于以下四个方面的考虑:

  1、社会发展的需要。21世纪是知识经济的世纪,知识经济的本质是创新,而创新的核心是人,是人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能力。然而,传统的“教师是知识的传授者,学生是知识的接授者”的旧观念仍然影响着一部分教师,导致课堂教学学生学习被动,学习方式单一,缺少自主探索、合作学习、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在初中物理的学习中开展探究性教学,旨在增进学生的探究和创新能力,为他们将来走向社会后成为创新型的公民和人才奠定基础。

  2、学生发展的需要。教育要满足学生不断发展的要求,当前我国教育教学改革中最重要,也是最紧迫的任务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要创设一种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学习环境,充分挖掘学生的创造潜能,展示自己的个性。

  3、教师发展的需要。综观当前的教学现状,许多教学活动其实还是一种单向度的传授,而非双向度的教学交流活动。教师更多考虑的是拿出典型和优秀的教学范例,很少考虑到如何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学习意识,引导他们主动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充分发挥他们的主体角色作用。从而引导教师重视开发学生的智力,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培养自学能力。所以,开展此课题研究有利于提高教师的自身的发展。

  4、新课程改革的需要。我市从2003年秋开始实施初中的新课程改革,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把“培养学生探究能力”作为科学课程的核心目标。九年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明确指出:“科学探究既是学生的学习目标,又是重要的教学方式之一”。将科学探究列入内容标准,旨在将学习重心从过分强调知识的传承积累向知识的探究过程转化,从学生被动接受知识向主动获取知识转化,从而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敢于创新的探索精神”。所以在初中物理中开展探究性学习,既是基础教育改革的核心目标,又是物理课程标准对中学物理教学的重要内容和要求。

  综上所述,开展“中学物理探究性学习研究”课题实验,对于提高我市初中物理的教与学水平具有非常好的现实意义。为此,我市通过学校自主到市教研室申报,然后市教研室到省教研室申报立项,最后获得省教研室立项批准的实验学校是渔洋中学、周矶中学、高石碑二中。

  二、课题有关概念的界定

  1、探究

  广义的探究是指对世上任何事情和所有事物的认识活动。它存在于我们生活实际的各个方面,既无研究范围的限制,也无研究方法的限定。狭义的探究是指科学探究,它是在一定的信念和假设指导下进行的,即科学家提出关于自然界的问题,寻求答案,深化理解的过程。

  2、科学探究

  我国义务教育新的《物理课程标准》对科学探究并没有明确的定义,只有这样的一些表述:“科学探究既是学生的学习目标,又是重要的教学方式之一。” “学生在科学探究活动中,通过经历与科学工作者进行科学探究时的相似过程,学习物理知识与技能,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学习科学家的科学探究方法,领悟科学的思想和精神。”

  科学探究原是科学家们研究自然界的科学规律时所进行的科学活动。进入20世纪80年代后,世界上一些国家的基础教育将科学探究引入学生的学习过程之中,把学生置于动态、开放、生动、多元的学习环境中,使其在自主学习、自主探索中获得一种新的学习体验。因此,科学探究是学生在物理课程和现实生活的情境中,通过发现问题、调查研究、动手操作、表达与交流等探究性活动,获得知识、技能、方法的学习方法和学习过程。科学探究关注的目标是:让学生经历探究过程、获得理智和情感体验、积累科学知识和方法。

  3、探究性学习

  本课题中的“探究性学习”主要有两层含义:一是科学探究的学习,即“在物理学习中学习探究” 。就是学生通过物理学习活动,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学习科学探究的方法,培养科学探究的能力,领悟科学思想和精神;二是以科学工作者进行科学探究时的过程为模式的教学活动,既“在探究中学习物理” 。就是在教师指导下,学生针对研究课题提出假设,设计研究方案,验证假设,抽象出物理概念,归纳出物理规律,从而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

  三、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

  1、杜威实用主义探究性学习理论

  杜威从实用主义立场出发,认为社会发展变幻莫测,充满危险,具有不确定性和不安定性。因而,“实用效果有用与否”就成为一切知识是否是真理的标准。他认为世界不存在永恒的真理,人在不确定的世界能延续下来不是靠“所谓的真理”,而是靠不断改造的经验,从根本上说是凭借着探究能力。杜威首次提出了较为系统的探究式教学理论,强调培养学生的主动性探索精神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提倡的学习方法是教师指导下的、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它认为学习过程的最终目的是完成意义建构,强调要“以学生为中心” ,要重视“情境”的创设和“协作学习”。

  3.皮亚杰的教育思想

  皮亚杰根据自己的研究提出:“知识源于行动和认识发生于主体和客体之间相互作用”的观点。他认为教育应大力发展学生的的主观性,学生的学习必须是一个主动的过程,教师应当注重“自我发现法”,只有学生自我发现的东西才能被同化,强调让学生在主动中学习是学习的最高原则,只有学生自主地参与各种活动,给以合理的证实与否定,才能获得真正的知识。

  4、探究性学习的信息加工理论

  20世纪中期,科学哲学家波普尔和科学史家库恩等人认为:科学知识是暂时的、相对的,而不是绝对的。科学在本质上是探究,处在不断发展和变化中。他认为把教科书上的知识当作不变的真理,把实验仅当作验证科学概念和原理的方法去教学生,容易使他们形成绝对化的科学知识观、错误的科学方法论和片面的科学发展观。在这种背景下,萨其曼、施瓦布和加涅等人于是从信息加工的角度对探究性学习进行研究。他们从信息处理过程出发,认为教学与其着眼于知识的掌握,毋宁更注意教学信息处理过程本身,并建立了与此种思想相对应的探究学习的模式。

  5.人类大脑遗忘率规律

  美国科学家曾对人的大脑遗忘率进行了统计,结果发现以下各种学习方式的遗忘率分别为:阅读90%,听课80%,应用70%,看电影60%,看展览50%,讨论30%,讲话30%,自己动手做10%,研究性学习5%。由此看来,带着问题进行探究性学习是一种终身难忘的教学。

  四、课题研究的目标

  总体目标:

  1、在学生层面上:培养具有一定创新素质的学生。通过探究性学习,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使学生具有扎实的基础知识、优良的创新品质、较强的创新思维能力和创新性解决问题的能力。

  2、在教师层面上:培养一支具有创新精神的科研型、实践型的教师队伍。使参与实验的老师转变教育观念,树立探究创新教育思想,并能自觉运用探究创新教育思想指导自己的教学实践,通过加强理论修养和实践锻炼,提高教师的自我创新意识和能力,掌握探究性学习的本质特征,形成较强的教育创新能力。

  五、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1、探索符合新课程标准要求的丰富多彩、风格各异的探究性学习方式,建构符合学生学习需要和促进学习发展的课内外探究性教学的操作模式以及实施的一般策略与方法。

  2、探究符合探究性学习理念的教学设计。

  3、开发出一些符合探究性学习的校本课程资源。

  4、探索多样化的评价方式,构建能促进学生不断进行科学探究、提高科学探究能力的评价体系。

  六、课题研究的基本思路和主要方法

  1、中学物理探究性学习研究的总体思路

  总体来说就是“一个指导、两个载体、五个结合”为我们课题研究的思路。具体来说就是这样的:

  所谓“一个指导”,就是根据国家颁布的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这本法规性文件,指导我们的课题研究工作。我们通过专家引领、自己学习等途径,认真学习了《标准》,并将《标准》的精神应用到了我们的实践活动中去。

  所谓“两个载体”,第一个载体就是以物理课堂内的两种“探究活动课” 为载体:即“科学探究要素渗透课”和“程序化探究课”这两种教学形式;第二个就是以物理教师自主开发的校本教材或在校外联系的社会实践基地而开展的“综合实践活动课”为载体,通过这两个载体来开展我们的课题研究工作。

  所谓“五个结合”,就是将科学探究与物理教学相结合、科学探究与“STS”教育相结合、面向全体与发展特长相结合、学生主动探究与教师有效指导相结合、过程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 2、课题研究的基本思路

  根据我市三所实验学校自身的教育教学实际,遵循教、科、研的科学性原则和循序渐进的原则,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边研究、边实践、边总结、边优化。我们市课题组不给学校太多的条条框框,只是按照实验步骤加担子,充分发挥实验学校和实验教师的聪明才智 ,让不同学校的教师从不同的角度看待科学探究的实践性问题,形成各具特色的成果。 3、课题研究的主要方法

  主要采用文献法、调查法、教育实验法、经验总结法。并辅之以省、内外的专家讲座、市课题组的四次研讨会。

  实验法是主要的研究方法。主要研究过程包括:设计实验方案、实施实验、搜集分析实验数据,利用科学统计方法,定性与定量结合总结实验结果等。

  七、课题研究的原则

  1、实践性原则

  探究性学习本身就是一个探究的过程,从国内外引进的探究性学习的理论到底有哪些成份是适合的,那些是不适合的,都不能简单地以理论分析来下定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而探索的过程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教师要勇于实践,大胆创新,从实践中逐步积累经验,形成自己的理论,从而更好地进行实践,促使探究性学习研究不断走向成熟。

  2、辩证性原则

  在教学过程中使用“探究性学习”的方法还是“接受式学习”的方法应以辩证性原则为指导,不能因为提倡探究性学习就将接受式学习全盘否定。教学是为了培养学生全面的科学素养和能力,不可否认探究性学习是一种切实可行的好方法,但科学素养和科学能力的培养伴随的是知识积累的过程,没有一定的知识为基础,能力与素养的养成只是空谈,知识的积累不可能都以直接经验的方式呈现或以探究的方式获得,接受式学习的方式对某些知识的获得是必不可少的,所以教师在实施探究性学习时应以辩证性原则为指导,协调好探究与接受的关系。

  八、课题研究的周期和主要阶段

  1、实验周期:2003年10月——2008年6月

  2、实验步骤:

  (1)培训准备阶段:2003年10月——2004年2月 本阶段主要是确定各实验学校,成立课题领导小组和课题组,拟订初步的研究方案,初步确定实验框架,对课题组成员进行培训,各实验学校制定出实验方案。

  (2)实验阶段:2004年3月——2008年6月

  第一实验阶段:2004年3月——2005年8月

  各实验学校根据实验方案启动实验。市课题组于2004年3月4日和2004年10月9日在渔洋中学和高石碑二中召开了两次课题专题研讨会,三所实验学校的物理老师在学校分管校长的带领下都参加了这两次会议。观摩了欧阳勇、赵俊敏两位老师的课堂内的“科学探究要素渗透课” ,三所实验学校对科学探究在中学物理教学中的实施问题、中学生的科学探究方法、能力培养问题、中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问题有了初步的认识,初步形成了一些物理课堂探究性学习的教学模式。同时也收集了一些老师、学生的初步成果。

  第二实验阶段:2005年9月——2006年12月

  各实验学校在第一阶段研究的基础上继续深化,市课题组又于2005年10月25日在周矶中学召开了第三次课题研讨会,会上听了代少兵、王诗华老师的综合实践课。2006年11月对实验学校进行了评估与总结。此阶段研究的重点是综合实践活动中学生探究性学习问题、校本课程开发问题、中学生物理素质评价等问题。初步形成了一些综合实践课的教学形式,收集了部分老师开发的校本教材资源等成果。

  (3)总结阶段:2007年1月——2008年6月

  全市对各实验学校的实验数据、资料进行收集、整理、分析,总结实验结果,编辑教学案例集、论文集、学生成果集,撰写结题报告,进行成果鉴定。

  九、课题研究的基本做法和措施

  (一)以新的课程标准为指导,加强理论学习与培训,以保证课题研究的科学化。

  任何一项课题研究都是在一定的理论指导下进行,只有在科学理论的指导下进行系统的研究,才能尽量避免研究的盲目性,以保证课题研究的科学性。

  1、让课程标准作为我们研究的指南 (1)进一步弄清科学探究的内涵。

  A.科学探究是一种范围较广的学习方式,而不是某一种具体的教学方法。它强调的是学生自己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在这个过程中获取知识、体会科学方法、受到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熏陶。科学探究包含了许多种类型,例如学生自选课题,设计实验,解决问题是探究;学生用理论探究的方式学习知识也是探究等。科学探究还包含了许多种教学方法,如谈话法、讨论法、实验法、调查法等等。因此,探究式教学可以选择不同的层次和水平切入,可以是简单的概念获得,也可以是由学生自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可以从一个现象、一组数据、一些资料引发学生思考、讨论,也可以提出一个问题让学生去探究等。

  B.科学探究本身也是重要的学习内容。平常所说的知识包括了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怎样进行科学探究是一种程序性知识,以前我们对这类知识的学习不够重视。在科学课程的学习中,学生要通过对探究过程的反复体验,学会怎样进行科学探究。

  C.科学探究是一种精神。要用这种精神探索和研究自然规律,也要用这种精神来学习整个课程中的知识内容。

  (2)在物理教学中进行科学探究的关健点

  探究性学习不论从静态的教学结构上看,还是从动态的活动过程来看,它都是紧紧围绕学生主体性的发挥而展开的。学生主体性的发挥与否,甚至发挥程度如何,在一定意义上决定着探究活动的成败。所以探究性学习更加强调从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基础出发,组织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给每个学生都有动脑、动口或动手的机会。循序渐进,着眼于学生实质性的参与和深层次的思维活动。

  (3)怎样正确理解科学探究的七个要素

  科学探究的“七个要素”不是课堂教学的七个环节,更不应理解为课堂教学的七个程序。所以要避免将“七个要素”以环节或程序的形式呈现,也不应在一个探究课题中去追求同时体现各要素,各要素也应是隐性显现而不是机械的显性呈现。所以,在实施探究性学习时要灵活处理,避免将探究式教学程序化,甚至“八股化”

  2、学习形式多样化。一是定期组织学习。三所实验学校的物理课题组全体成员利用部分周六的上午来进行理论学习和多媒体操作培训。课题组认真学习了《探究性学习》(朱慕菊 主编)、《走进新课改与课程实施者对话》(孙威立、杨组念合著)、《校本课程开发导论》、《课程编著指南》等书籍或文章,以座谈的形式开展经验交流。二是三所实验学校根据省里统一安排,多次选派课题组教师到省学习取经。实验教师外出到过武汉、宜昌、荆门、黄冈等地,去年末在武汉曾聆听过省教研室刘合荣博士关于课题研究的理论。三是加强校际交流。渔洋中学、高石碑二中、周矶中学经常进行本课题的研究、交流与合作,共同探讨物理探究性学习的经验与方法。四是加强个人学习。课题组的老师利用自己征订的专业刊物、互联网进行自主学习,写好读书笔记和学习心得。

  (二)以“探究活动课” 和 “综合实践课”两种不同类型的课为载体,促进教师教学行为和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 1、上好课内“探究活动课”

  课题实验研究之初,部分实验教师在教学中普遍存在着两个问题:一是探究性学习的课堂追求外显的形式,在课堂教学中采用程序化、问答式教学模式,牵强附会地显现科学探究的几个要素,舍弃了深入研究如何操作来提高学生探究学习能力的过程。二是没有正确处理师生的关系,教师要么包办代替,形成形式上的探究,实质上的传授,要么放任自流,当个旁观者,导致课堂教学效率不高。为此,近五年来,全市多次的课题研讨专题会都围绕课内“探究活动课”开展研究,并在基础上开展了教学评优活动,以促进教师教学行为和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

  (1)上好科学探究要素渗透课,让学生学会探究

  课程标准将科学探究按七个要素来划分,是为了方便学生了解和学习,但是实际的课堂教学中可能涉及到这七个要素中的一个或者几个,即部分的科学探究和完全的科学探究。其次,科学探究不只是一个形式,还有科学探究的思想、科学探究的精神、科学探究的方法、科学探究的能力,所有这些都需要我们结合教学内容进行有机渗透。另外,我们的课堂教学毕竟要受到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因此,我们有必要以传统教学为原型,在传统教学模式中渗透科学探究的部分要素,进行专题训练。通过这种课型的研究,既让实验学校的老师灵活掌握了如何上好科学探究要素渗透课,又让学生掌握了科学探究的基本要素,学会了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并具有了一定的科学探究的思想。

  (2)上好程序化探究课,让学生在探究中学好物理

  近五年来,我们三所实验学校的老师们围绕着这个问题进行了重点研究,并探究出了部分切实可行的教学模式。如:渔洋中学提出的“探究型物理课堂教学模式” ,即:“创设情景——提出问题;分组讨论——大胆猜想;设计实验——探究新知;分析现象——体验感悟;归纳总结——交流评价”。例如,他们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一节内容的教学中,先从学生角熟悉的放大镜为突破口,提出:凸透镜所成的象是否均是放大的?然后让学生进行探究性实验,提供实验仪器,让学生自己设计实验过程,分析实验现象,最后,总结出凸透镜成象规律。 又如:周矶中学在进行探究性学习研究时,以“问题”为中心而提出的课堂教学模式:即:“观察现象——产生兴趣;提出问题——大胆猜想;收集信息——设计实验;进行实验——验证猜想;总结结论——交流评估”模式 ,其操作基本流程图略。再如:高石碑二中提出的“情景引入——学生初探——师生共探——拓展应用”模式。以上三所实验学校在理论与实践的基础上总结出来的各具特色的程序化的课堂教学模式,基本反映了科学探究的过程,体现了新课程对课堂教学的基本要求,是我们实验学校老师们的经验总结和教学改革中的创新。同时,这些模式更多的受益者是我们的学生,他们在这些模式下学好了物理。

  (3)开展“探究活动课”实践与评比活动,努力提高老师课堂教学水平 从2003年到2007年,通过开展示范课、优质课的观摩和实验学校老师自己上展示课、参加省、市优质课堂教学评比等活动,极大的提高了我市老师的课堂教学水平。五年来,我市课题组成员通过市教研室组织,观摩了课改专家的示范课录像20多节,通过省教研室李尚仁老师、许晓林老师组织的课堂教学优质课大赛活动,共观摩优质课50余节,市教研室组织三所实验学校老师上要素渗透“探究活动课”展示课30多节,优质课评比课20多节。实验教师在探究性学习的教学过程中,紧紧抓住科学探究基本要素的能力要求,设计科学合理的探究活动,将科学探究的几个要素落到实处,同时实现教师和学生在教学上角色的重新组合,注重充分发挥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三种功能与作用:一是发挥教师在探究性学习活动中导与引的作用——导演角色,二是发挥教师在探究性学习活动中的参与和示范作用——演员角色,三是发挥教师在探究性学习活动中的资源调配作用——道具角色。这些活动有力地促进了教师教学行为和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几年来,我市课题实验学校的老师中有周矶中学的冯贵龙老师、高石碑二中的黎承伟老师在全省优质课评比活动中荣获得二等奖,另外还有10多人次在市优质课评比活动中分获市一、二等奖。

  2、开展课外物理探究性实践活动,上好综合实践活动课

  实施探究性学习研究的目的就是培养学生的探究创新意识与实践能力。但是初中物理教学中有很多探究活动由于器材和课时的限制,很难保证在课堂上探究的深度、广度,所以必须拓展教学空间,积极开发和利用其它教学资源,注重学校、家庭和社会的紧密联系,将课内探究和课外探究有机结合起来。从而培养他们探究的兴趣和能力。我们的做法是:

  (1)引导学生开展多种形式的课外探究活动:如学习了物态变化以后,学生在课外探究:冰熔化的快慢与上面撒盐多少的关系;开水不响,响水不开;在学习了透镜及其应用以后,让学生进行课外探究:小孔成像及凸透镜的折光能力与什么因素有关等。几年来,学生共撰写探究报告达200多篇。

  (2)引导学生充分利用当地资源,广泛开展社会调查活动,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例如高石碑二中根据国家南水北调工程中汉江水的污染与保护的课题,要求学生实地到兴隆河考察;其他学校也结合实际开展了噪声污染状况调查、家庭用电与节电的调查、手机最怕什么的调查,同时引导学生通过上网收集资料、课外阅读等形式,撰写科技小论文。

  (3)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各级科技类活动,引导学生充分利用身边器材,开展小发明、小创造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学生们通过参加省、市“科技小制作竞赛” 、“无线电操作竞赛” 、“车模竞赛”等活动,极大的调动了学生的动手热情,培养了学生自主创新意识和能力。如渔洋中学学生在参加全省青少年无线电制作竞赛中获得省一、二、三等奖六人次,在“争当小科学家”活动中表现的特别突出,有4名同学通过预赛闯入决赛,由此而到北京参加了全国意决赛,并获得一金两银一铜的好成绩。几年来,各学校在每年参加省、市科技创新大赛活动中获奖的成果达200多件。

  (三)开展优秀教学案例的总结与交流活动,促进探究性学习研究向纵深发展。

  为了更深入地开展探究性学习研究活动,我们开展了优秀论文评比和典型案例的总结与交流,优秀论文评比的内容主要是围绕探究性学习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研究和总结,例如如何提出问题、如何猜想、如何设计实验与进行实验、科学探究的课堂实施误区、物理课堂科学探究活动的困难与对策、怎样在探究活动中真正做到关注全体学生的发展等,为老师提供了可以借鉴的经验。在新课程初中物理案例的研究中,我们开展了撰写“课堂教学实录与评点”的研究,通过老师们真正走进课堂,对课堂中的整个流程进行记录,既学习了其他老师的课堂教学的好的地方,也让听课教师写出听课后对这节课的评点,注重了老师的教学反思。同时我们还结合省教研室开展的教学设计评比活动,大力倡导教师们撰写教学设计,并在省、市参加评比。通过这几年优秀案例总结与交流活动,有力地促进了探究性学习研究活动向纵深发展。几年来,我市课题实验学校的物理教师撰写了大量的新课程优秀教学案例共200多篇,其中有15人次的教学案例被收入湖北长江出版集团出版的《中学物理课堂教学实录与评点》一书中(主编:潜江市教研室李祥富主任),另外三所实验学校还有多位教师的的新课程教学案例在各级各类杂志发表或获奖的。

  (四)大力开发物理校本课程和物理课程资源,服务于我们的课堂内、外的探究性学习活动。

  1、校本课程的开发。

  三所实验学校都能根据物理教材的特点,自己查找各种资料,开发与之相关的校本课程,利用综合实践课程让学生这些课程进行学习与探究,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的意识。以下是渔洋中学课题组的老师们编写的一部分校本课程的内容提纲。

  类别 课程名称 使用年级 八年级上 九年级 九年级 九年级 九年级 九年级 九年级 九年级 物理资源课程 1、学校噪声的来源与控制 物理资源课程 2、家庭灶具的演变与炉子的效率 物理资源课程 4、自行车中的物理知识 物理资源课程 5、章华大道车祸的探究 人文资源课程 6、毕升活字印刷术的探究 人文资源课程 7、孔明灯的制作 物理资源课程 8、厕所自动冲水装置的探究 物理资源课程 9、测测自己的最大功率 物理资源课程 3、学校(家庭电路)的设计与改进 八年级下 在校本课程开发上,渔洋中学为了使开发的校本教材达到科学性和准确性,课题组的教师们走村串乡查访第一手材料,上网查询、查阅资料、请教专家进行科学论证。如在《家庭灶具的演变及炉子的效率》一课的编写,为了拍摄农村古老的烧柴的大灶及烧水用的热水坛的照片,我们课题组的的教师走访了上十个村,近百家农户最后才在一农户家找到。为了培养学生实践、实验能力,课题组在课程内容的安排上尽量多安排一些学生亲自参与的实践性内容。教学中大胆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究。如《章华大道车祸的探究》一课的教学中,学生根据平时观察以及到其交警大队了解的车祸发生情况,很快发现了许多共同的特征,即:车祸发生时间大多在傍晚17:00到20:00之间,被害对象多为横穿马路的人。为什么会这样呢?对于自己发现的问题,学生的探究热情就更高了。通过研究发现:第一,这段时间是下午下班放学后,人流量车流量最大阶段,交通情况复杂,而且大家回家心切,车速较快;第二,这段时间光线较暗,路灯没开,有的车辆开着灯,有的车辆没有开灯,给行人和司机造成较大的视觉反差,不易看清前方路面情况;第三,人在黄昏时由于生理上的原因大脑反应都较为迟钝;第四,有些人交通意识淡薄,不遵守交通规则,这些都是导致车祸发生直接原因。

  2、探究性学习的课程资源开发

  在农村中学因地制宜、多渠道、多层次地充分挖掘和利用现有的农村低成本物理实验资源,是切实提高农村中学物理教学效益,促进基础教育物理课程改革实施的重要途径。我们课题组在多年的物理教学实践中对农村中学低成本实验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做了如下探讨:

  (1)低成本的竹、桔杆、沙石泥土等资源

  农村学校与城市学校相比,虽然条件落后,但同时有着特殊的低成本物理实验资源。如木材、竹子、桔杆、鸡蛋、石块,树叶、竹叶、菜叶、羽毛等,其中很多都可以用来做物理实验,可以达到特殊的实验效果,很适合广大农村师生用来动手自制教(学)具。

  (2)农村日常生活用品和食物中的资源

  只要我们善于观察、勤于思考、敢于实践,充分利用身边的生活资源,积极动手,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还可以增强学生节约能源和渗透环保意识。

  生活用品资源:

  我们身边可以做物理实验的物品比比皆是,如用筷子做成秤演示杠杆的平衡;铅笔可以做滚动摩擦比滑动摩擦小的实验,抛出去还可以演示惯性和受重力作用改变运动状态等实验;用铅笔、土豆、图钉研究固体压强;用匙子、棋子观察惯性现象;杯子、水、筷子、纸板、鸡蛋观察分子运动、光的折射、大气压、惯性;用蜡烛观察熔化;牙膏皮研究浮力等。这些物品通过教师和学生的巧妙设计,就能充分发挥生活用品在物理实验中的作用,从而利用它们来创设物理教学情景,启迪学生思维,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

  食品资源:

  食品是我们赖以生存的物质,利用生活中的食品(鸡蛋、面粉、马铃薯、红薯、苹果、西红柿、冰棍等)可以做很多物理实验,它能使学生感受到物理知识就存在于生活中,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

  (3)报废的仪器资源 实验室里或多或少都有一些废旧的仪器,就把不能修的有用部分拆下来,经过加工组合,制成有用的实验器材或教具。如何利用淘汰和报废的仪器设备,变废为宝,充分发挥仪器设备的投资效益,是低成本实验设计的一个重要的内容。

  (4)废旧物品资源

  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很多废弃的物品,利用这些废旧物品来进行实验探究活动,既化废为宝,体现环保,又拉近物理学与生活的距离,同时还增加了学生动手的机会,更有利于学生动脑、动手,培养学生的实验技能及创新能力,增强物理的亲和力。

  (5)人体资源

  开发人的感官在学习活动中的体验潜能,无疑是将新课程的教育理念转化为教育行为的一个重要而基本的探索方向。由于实验器材就是学生的五官和四肢,所以是最经济、实用、有效的实验方式。全面开发人体器官和肢体在学习活动中的积极作用,让学生多感官、多角度地参与探究活动,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对学生形成终身学习和探究愿望,必将产生积极的影响。

  (6)体育用品资源

  用体育用品中的乒乓球、羽毛球、实心球、铅球等做物理实验。 (五)积极开展教学评价改革,促进探究性学习研究的全面实施

  评价体系是课程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缺乏科学评价体现的课程是不完备的。由于探究性学习的目标旨在将学习重心从过分强调知识的传承积累向知识的探究过程转化,从学生被动接受知识向主动获取知识转化,从而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敢于创新的探究精神。所以要达到这个目标,必须改变传统的单一以笔试为主的评价方式,建立发展性评价体系。探索能促进学生不断进行科学探究,提高科学探究能力的评价标准和评价方式,提高评价的有效性。我们采用的做法和措施是:

  1、加强探究性学习评价理论的学习,树立正确的评价观念

  由于探究性学习的重心不再只是放在学会知识上,而是重点放在学会学习、掌握方法和培养能力上,所以对于十分重视“过程”的探究性学习评价,其评价观念必须实现以下几个转变:一是注重强调评价在促进学生探究能力发展方面的作用,不过分强调评价的甄别与选拔功能;二是重视学生在活动、实验、制作、讨论等方面的评价,不赞成以书面考试作为惟一的评价方式;三是倡导客观记录学生探究过程中的具体事实,不过分强调对结果的评价。

  2、制定课堂探究性学习的评价标准,实施课堂探究性学习评价

  针对课堂教学中重知识评价,轻过程的评价的倾向,我们制定了课堂探究性学习的评价标准,下表是渔洋中学制定的评价表:

  评价内容按优、良、中、差分为四个等级 1.主动、较主动、一般、不主动 态 度 3.认真、较认真、一般、不认真 过 1.特别留心观察、留心观察、一般、不留心观察 程 2.善于发现问题、能发现问题、一般、不能发现问题 3.善于设计实验方案、能设计、一般、不能设计 2.合作、较合作、一般、不合作 自评 组评 师评 综合 11

  与 4.能很好完成实验、能完成、一般、不能完成 方 法 7.善于反思实验、能反思、一般、不愿意 8.善于表达自己观点、能表达、一般、不能 5.能设计质量较高的实验报告、能设计、一般、不能设计 6.善于分析归纳、能分析归纳、一般、不能 知 1.能很好通过研究获取、能通过研究获取、死记硬背、什么都不愿意 识 与 技 能 3.能应用知识很好解决问题、注重知识应用、一般、不注重知识应用 2.知识、技能掌握很牢靠、牢靠、一般、不牢靠 1.能充分利用资源、能利用、一般、不能利用 其 他 6.能自我进行创造发明、能改进、只想不做、不想不做 合计 2.能经常虚心求教、能请教、一般、不愿请教 3.能撰写较高质量的论文、能撰写一定质量的小论文、能撰写、不能 4.能设计动手做有一定水平的小制作、能设计动手做、能动手、不能 5.经常做小实验、不经常做、做过、不做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通过课堂记录卡的形式将课堂中学生的表现如实记录下来,课堂记录卡一般由学生自己填写,其主要内容主要是探究活动中的表现与进步(包括发现问题、假设、设计、创新、与同学的合作与交流等)。学生可以根据评价标准的要求,如实进行自评和他评。这种评价方法可以将探究性学习同评价整合起来,贯彻到日常的教学活动中去。

  3、制定综合实践课评价标准,定期开展学生探究成果交流和展览,实施课外探究活动的评价

  课外探究活动的评价重在充分发挥激励功能,给学生提供充分展示其探究成果的空间,激励他们不断取得新的探究成果。下表是周矶中学制定的物理综合实践活动学生评价表

  学生姓名 活动主题 活动时间 评定分数 评价指标 评分标准 自评 一、活动态度(15分)

  1、研究活动的投入程度和活动的意识(5分) 互评 师评 总评 12

  2、克服困难的精神(5分) 3、活动成员分工是否明确、合理(5分) 1、能从活动中发现与物理学的有关问题,并能表述这些二、发现问题(15分) 问题(5分) 2、发现的问题是否有活动价值(5分) 3、能根据经验和已有知识对问题提出猜想与假设(5分) 1、研究计划、步骤设计是否具体、可行(8分) 2、研究方法的选择是否科学、有效(8分) 三、研究问题的能力(50分) 3、研究过程是否有创新意识(8分) 4、学科知识的运用是否合理、充分(8分) 5、收集、加工信息的能力(8分) 6、根据信息的归纳的结论是否准确、完整(10分) 1、研究结论是否可信及有无现实意义(5分) 四、研究活动成果(20分) 2、结题汇报时的语态和语言表达能力怎样,是否清晰、流畅、有条理(5分) 3、实践活动中,对研究成果的是否得到应用(10分) 五、环保、安全(5分) 1、活动中考虑到环保、安全等因素 六、活动中的特长(5分) 1、见解独特,有创新精神 自我评语: 描述性评价 互相评语: 老师评语: 4、开展期末考试和中考的探究性学习试题研究,开辟评价的新渠道

  在纸笔测试中如何考查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是进行探究式教学评价的的一个难点。我们通过期末考试命题和中考命题为载体,积极开展研究。例如:在2007-2008学年度上学期的全市期末考试题中,为了考查学校是否依据课程标准开展了学生小制作的活动,我们专门出了一道试题:本学期的物理学习充满了乐趣,有许多内容都是需要同学们动手进行小制作的,这些小制作的作品让大家感受到了成功的喜悦。请你说出本学期你在小制作活动中制作的六件作品的名称。这道试题成了区分是否开展了探究性学习中的小制作活动的分水岭。又如:在2007年的中考试题中,为了考查学生学习物理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我们命制了这样一道试题:31.图9所示的“日晷(音gui)”是一种计时工具,它的工作原理是 ,“司南”是早期的指南针,它的工作原理 日晷 是 。面对我国古代劳动司南

  人民这两项伟大的发明,请你用1~2句话谈谈你的感想。我们通过在纸质考试中尝试这样的命题研究,有效的促进了学校探究性学习的开展工作,开辟了评价工作的新途径。象这样的例子还有许多的。

  十、课题研究取得的主要成果

  (一)探索构建了探究性学习的课堂教学基本模式

  任何一种教学模式既要体现其基本思想和特性,又要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同时还要能根据不同的课型进行灵活应用,是开放的而不是僵化的。通过五年的研究实践,我们初步构建了课堂探究式教学的基本模式:

  1、渔洋中学提出的“探究型物理课堂教学模式” ,即:“创设情景——提出问题;分组讨论——大胆猜想;设计实验——探究新知;分析现象——体验感悟;归纳总结——交流评价”。

  2、周矶中学在进行探究性学习研究时,以“问题”为中心而提出的课堂教学模式:即:“观察现象——产生兴趣;提出问题——大胆猜想;收集信息——设计实验;进行实验——验证猜想;总结结论——交流评估”模式 ,其操作基本流程图略。

  3、高石碑二中提出的“情景引入——学生初探——师生共探——拓展应用”。 以上这三中模式它既体现了科学探究的特性,保持了探究性学习的基本规范,又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能使探究性学习落到实处。这些模式在具体的教学中是灵活运用的,其中合作交流和评估(评价)是伴随着整个探究教学始终,并不是游离于各要素之外而独立存在的一个要素。

  “探究性学习”的课堂教学模式与传统的教学相比,其主要区别和特点是: 1、学习主题问题化。过去的教学目标老师清楚,但学生不清楚。学生只是按部就班地跟着老师走。探究式教学要求学生首先明确探究的主题,然后围绕这些问题展开活动,减少了学习的盲目性,增强学习的计划性和有序性和主动性。

  2、学习过程自主化。在确定研究的课题后,探究式教学要求学生通过主动的观察思考、大胆猜想、设计实验、体验感悟、归纳总结等一系列活动,这些活动都是学生自主和小组合作的形式开展的,而不是老师包办的,所以体现了学习过程自主化。

  3、学习资源开放化。由于研究的课题或问题涉及的知识范畴是广泛的,有关的问题也没有现成唯一的答案,所以要求学生学习的资源可从课本扩大到图书馆、互联网、博物馆和其他的社会现实情境,学生可以最大限度地获取信息,从而解决所面临的课题或问题。

  4、学习方法多样化。由于研究性学习过程的自主性和学习资源的开放性,决定了学习方法的多样性。学生可根据自己的理解和兴趣,通过实验、读书、上网、观看影视材料、社会调查等多种方式去研究、去学习。

  5、学习结论个性化。由于学习过程的自主性、学习资源的开放性和学习方法的多样性因此其学习结论必然具有个性化的特点。不同的学生对于问题的理解各有侧重,最后得出的结论不可能是千篇一律的。

  通过探究性学习的课堂教学模式的应用,使课堂教学:

  1、突出了探究性。课堂教学给予了学生自主探究、独立思考的空间和时间。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探究和体验获得知识。

  2、注重了开放性。课堂教学不再要求学生的知识体系完整和结论的惟一,强调学生的自然生成。

  3、体现了综合性。课堂教学强调了多方面、多角度的思考和跨学科知识的渗透,具有较强的多容性。

  4、强调了实践性。学生可以通过社会调查、动手实验、现象观察、访谈等方式收集信息。

  5、展示了创造性。学生通过探究性学习,可以发现很多独特的、新颖的、有价值的问题、思想、观念、设计、意图、方法、做法等。

  (二)探索构建了综合实践活动课的内容和方式。 1、编撰了初中物理校本教材

  为了更好的开展探究性学习研究活动,三所实验学校的老师们根据课程标准和三本教材的要求,结合本地实际,编撰了适合本校情况的校本教材,对课题的开展提供了教材资源,有力的保证了课题的可持续的发展。

  2、开发了探究性学习的课程资源

  为了保证课题的正常进行,我们实验学校的老师们花了大量的时间,根据农村中学特点,挖掘和利用现有的农村低成本物理课程资源。我们课题组在多年的物理教学实践中对农村中学低成本实验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围绕了以下几个方面展开的(1)低成本的竹、桔杆、沙石泥土等资源;(2)农村日常生活用品和食物中的资源;(3)报废的仪器资源;(4)废旧物品资源;(5)人体资源;(6)体育用品资源。

  3、初步研究出了课外探究性学习课基本形式和程序 (1)课外探究活动课的基本形式

  课外探究活动的基本形式可以分为以下几种:(1)小组活动:主要有校外探究实践、社会调查访问等。(2)班级活动:主要有课外探究报告及成果的交流与展示、小发明小创造等设计比赛等。(3)全校活动:主要有科技小制作展评、无线电比赛、车模比赛、创造小发明比赛等。

  (2)课外探究活动课的基本程序为 制订探 设计及实 数据收集分 撰写活 确定探究 究方案 析得出结论 动报告 施实验 活动内容

  根据不同的探究活动内容,可分别采用不同的方式。 (三)收集整理了实验学校的师、生成果集 1、实验教师的论文、教学案例集

  我们通过实验的不同阶段,进行了阶段性实验教师的论文、教学案例的收集整理工作,三所实验学校的教师们在各级各类杂志发表或出版社出版的论文共有19篇,在国家级获奖8篇,在省获奖的有17篇,在市获奖的有113篇;教学案例在各级各类杂志发表或出版社出版的共有11篇,在国家级获奖的有3篇,在省获奖8篇,在市获奖84篇。

  2、实验学校学生的调查报告、科技小论文、各类科技竞赛获奖成果集

  在实验的不同阶段,学生们都进行了大量的科学探究活动,其活动成果十分丰富。我们共收集了调查报告21篇,科技小论文43篇,各类科技竞赛获奖成果112件。

  3、参加了省教研室组织的八、九年级物理实验报告的编写工作

  受省教研室物理室许老师的邀请,我市参加了八、九年级物理实验报告的编写工作,参加编写工作的就是三所实验学校的几位老师们,他们是向代亮、代少兵、黎承伟等教师,他们把自己通过几年参加课题实验的体会和感悟全部融入到了报告的编写工作中,对编写工作兢兢业业、一丝不苟,最终受到了省教研室许老师的赞扬和全省使用该报告老师、学生的好评。

  (四)探索构建了能促进学生不断进行科学探究、提高科学探究能力的评价指标体系

  1、探究性学习评价的原则和内容

  对学生探究性学习活动进行评价时应遵循了下列原则:一是重视学生的学习过程而不只是探究的结果;二是重视学生在知识技能的应用而不是知识的数量;三是重视学生亲身参与探究性实践活动,获得感悟和体验而不是一般地接受别人传授的经验;四是重视全员参与而不是只关注少数尖子学生。其中最注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自我评价和自我改进,使评价成为学生学会实践一一反思、发现自我、欣赏别人的过程。

  由于对学生探究活动的评价应关注学生探究的全过程,所以让学生参与和体验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包括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和表达、交流)等等都是评价的主要内容。

  就本质上说,对学生探究能力的评价是形成性而非终结性评价,所以评价的内容重点应放在那些具有广泛迁移价值的在学生生活中和走向社会后也能有所启示和适用的共同方面。如学生在探究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对探究过程和探究方法的理解,对探究本质的把握等等,不能把是否探究出结论或结论是否正确作为惟一或最主要的评价指标,应将各种评价综合、整理,形成一个相对的总结评价。

  2、探究性学习评价的基本方法

  评价方法的选择应根据评价内容的需要,由于学生的探究活动内容是多元和综合的,那么对应的评价工具和方法也应注重多样化,尢其强调过程性评价。实践证明:只有将学生的过程性评价、表现性评价、纸笔测试、观察法和学生的自我评价等有机结合起来,才可以全面、有效地描述学生的学习状况,促进学生探究能力的发展。

  (1)过程性评价。建立学生“课堂探究性学习的评价表”是过程性评价的重要方法。这种评价方法可以将课程与教学同评价整合起来,贯彻到日常的教学活动中去。它通过收集表现学生探究性活动的资料来反映学生成长的轨迹,主要包括课内探究活动记录表和物理综合实践活动学生评价表

  (2)表现性评价。所谓表现性评价,它不是以评价学生掌握物理知识为目的,而是以评价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目的。包括现场调查、撰写研究论文、现场探究设计等等,其形式、内容和时间可以灵活多样,用表现性评价不但能够评价学生知道了什么,还能评价学生能够做什么,还可以在学生的实际活动中评价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与他人的合作与交流能力以及学习态度和习惯等。

  (3)测验法。测验是教学中最常用的评价方法。利用测验法考查学生的科学探究,应以《物理课程标准》规定的科学探究的基本要求为重点,避免将科学探究分解为生搬硬套的知识和按部就班的程序进行考查的偏向。考查的重点是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及对科学探究方法和意义的理解。命题做到有适当的开放性,注重关注学生的思维过程。注重结合与物理学相关的自然、生活和生产中的事实、现象等考查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特别注重在新的物理问题情境中考查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4)学生自我评价法。由于对探究能力的评价强调的是发展与引发学生的反思,所以,学生个体应该是评价的中心对象,是主要的评价者。学生在探究学习中通过经常性自评,能不断校准自己与目标之间的差距,从而更快、更好的实现目标。

  (五)有力推动了我市初中物理新课程改革。 通过探究性学习研究的课题实验,让实验学校的教师在全市上示范课、进行课题实验报告等活动,使我市初中物理教学发生了可喜的变化,有力地推动了我市新课程改革,主要表现在:

  1、改变了课堂教学方式

  探究性学习的实践,改变了课堂教学的面貌,使课堂教学方式产生了变革:一是变被动接受为积极探究;二是变以教师为中心的封闭、静态的讲授过程为学生主动参与的开放式动态教学;三是变学生呆板消极的学习行为为主动的动手、动口、动脑的灵活的学习过程,从而使课堂教学方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革。

  2、学生的探究意识和探究能力明显增强

  通过探究式教学,激发了学生的探究热情,培养了学生的探究意识和能力,学生进行创造发明和技术革新的意识增强,如有的同学能自行设计、改进自家的炉灶,以提高热效率节约燃料等。特别是通过开展丰富多采的课外实践活动,如小实验、小发明、小制作、小论文、课外实践等,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发明创造能力明显增强。

  3、教师的教学水平和能力明显提高

  通过探究性学习研究,一是提高了教师处理教材和合理利用教学资源的能力,教师能根据学生探究性学习的需要,合理地组织教学内容。二是提高了教师研究学法的热情和能力,在探究性学习的研究中,最重要的是要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和热情,使他们能积极主动地去探究和体验,这就要求教师不但要研究每节课教什么,怎么教,还要研究学生怎么学。三是提高了教师自身的探究精神和探究能力,不具有探究精神的教师,是很难培养出具有探究精神的学生的,所以在探究式教学中,教师要和学生一起,积极主动地探究。四是提高了教师的科研水平。

  十一、课题研究存在的主要问题

  1、新课程理念还需要进一步更新。受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科学探究的实施还存在观念上的阻力,还需要大力宣传和推广。

  2、科学探究存在着形式主义现象。个别教师存在着对科学探究七个要素的生搬硬套,出现了“僵化”现象,给人一种形式主义的科学探究感觉。

  3、师资的老化制约着新课程的实施。目前义务教育段的物理教师出现了严重的老化现象,许多学校的物理教师年龄偏大,出现了对新课程心有余而力不足的现象。

  4、课程资源的开发存在一定的困难。一方面由于现阶段班级人数多,学校实施探究性学习可用的空间和场地资源缺乏。另一方面教师自身对课程资源的开发能力也有待提高。

  5、受中考压力的影响较大。探究性学习研究的实施需要更多的时间,而初中学生的学习时间比较紧张,特别是九年级毕业班的学生时间就更加紧张,老师们考虑到中考的压力,更多的是在九年级就基本上对探究性学习不开展了。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坚持实施探究性学习是我们需要继续研究的问题。

  6、评价标准需更加科学。探究式教学的评价目前仍然还没有一个为广大师生所接受的标准,要实施多种评价方式仍然存在一定的困难,建立完善并能被广泛认可的评价体系仍然是我们需要继续研究的问题。

用户评论

(以下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

网友评论共
验证码:

《中学物理探究性学习研究》课题结题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