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物理课堂教学设计的案例研究》课题结题工作报告
来源:丹阳市司徒中学 作者:物理组 时间:2017-10-19 浏览:260次 星级:
下载权限:点券[点击下载]
《优化课堂教学设计的案例研究》
工作报告
丹阳市司徒中学物理组
开题以来所做的工作
1.建立课题组
为了使本课题研究得以顺利开展,2011年5月,我们成立了课题研究的组织管理机构,由钟东华校长担任本课题组组长,蒋伟老师为课题主持人,由赵伟、张许红、严垚、张丽萍、薛阳等具有丰富的教育教学实践经验和扎实的教育科研能力的老师为课题小组的主要研究人员,这使课题研究的完成有了强有力的组织保证。
2.制定课题研究方案
根据课题组的计划,在对课题进行充分论证的基础上,我们制定课题研究的方案,成文为《在建构主义理论指导下优化物理课堂教学设计的案例研究》,并对研究方案进行了多次的修改完善,使得课题研究有了明确的指导思想和清晰的研究思路,在课题组会议上通过,让全体成员明确目的和要求。为课题研究的顺利进行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3.深入学习,提高素质
围绕本课题,我们对课题组全体成员进行了现代教育教学理论培训和学习,统一了研究小组对课题中的相关概念的认识和理解,并进行具体职责的分工安排,使得课题研究既有分工又有协作,既相互支持又独立工作,为保证课题研究工作的科学性,克服研究的主观性和任意性提供了保证,使得课题研究既保证了科学合理又能锻炼一批教师,提高教师的教育科研能力。期间,课题组成员多次赴其它学校参加教学研讨活动。课题组成员在镇江教育科研所徐明所长的指导下,进一步提高研究人员的理论水平和教研能力。
4.开展丰富多彩的教研活动
围绕这个课题,我们开展了教学论文评比,教学反思评比,还进行了新课程标准下课堂教学的评比工作。通过教研活动,创建生活化、互动化的课堂,改变抽象的、空洞的说教式的课堂教学,提高了教学效率。
5.做好有关数据统计与分析工作
主要通过问卷调查方式进行,了解学生课题实验中的成长及存在问题。
课题研究的成效
通过课题研究和开展的一系列研讨、探究活动,我们所取得的研究成果是显著的。
(一)全体参与课题研究的老师的理论水平和实践水平得到了较大提升。
全体课题组成员通过边学习理论,边研讨、探究活动,对于初中物理教学设计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全体成员积极撰写研究论文,设计课件。近年来,我们精心设计教案和课件,多次获奖;围绕课题研究,发表论文,并多次获奖;同时在实践操作中,设计开设市级以上公开课,开设校级展示课、研究课,获得听课教师的一致好评。
(二)我校的物理课堂教学呈现出“师生合作探究,活动教学显效果”的可喜局面。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我校的物理教师普遍能运用建构主义理论优化课堂教学设计,更好的解决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加深了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学生的学习兴趣浓厚,并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具有较强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小组合作学习能力。
我们通过对学生的调查发现,他们对物理课的认知有了明显改变。以往说起物理课,不外乎说高深难,如今的物理课,犹如一缕和煦的春风,徐徐吹拂着我们的心田,我们的知识丰富了,心情愉悦了,能力也提高了。
(三)初步形成以“感知——体验——合作交流——实践探讨”师生互动的教学模式。
在感知环节,在课堂教学中出示给学生能反映出他们生活实际的情境,使学生能通过情境来感知教材的知识点。一般通过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引导学生走进生活,发现生活,理解生活。
体验是在教学过程中结合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引导学生参与各种活动,在体验中认知,在认知中感悟,在感悟中发展。
在合作交流环节,学生通过在活动过程中的自我展示,走进小组,走进集体,在合作中交流,在交流中合作,最终获得“双赢”的结果。
实践探讨阶段,让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去分析解决实际问题,把抽象的知识同具体的社会实际紧密联系起来,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培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创设并巩固和发展了融洽、和谐的师生关系。
在日常的物理课堂教学过程中,我们主动和学生交朋友,充分相信他们具有自我发展、自我完善的潜能;学会包容学生的缺点和错误,深入学生心灵,感悟与学生交往的乐趣。我们给予学生充分发挥自己才能的舞台,鼓励学生大胆发表自己的看法,并虚心接受学生提出的一些富有时代精神和创新意义的见解,实事求是地分析教材内容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在这种民主、平等、和谐的教学氛围中,师生双方互相尊重、理解、信任、合作,构建起新型的良好师生关系。
(五)教学成绩得到显著提升。
通过几年的实践研究,我校的中考物理成绩有了明显提升。
(六)围绕本课题的研究,课题组成员群策群力,建立了一套完整的物理教学资料库。清单如下:
第一部分:课题组自身
1、初中物理全册教学案。
2、初中物理全册PPT课件(含视频、音频);
3、案例材料汇编。
第二部分:课题组成员荣获各级各类奖项
姓 名 | 论 文 | 获奖时间 | 获奖级别 |
严垚 | 《初中阶段物理起始的学习》 | 2013.9 | 丹阳市征文三等奖 |
严垚 | 《浅谈如何在建构主义理论指导下优化课堂教学设计的方法》 | 2013.12 | 镇江市征文三等奖 |
严垚 | 《浅谈建构理论指导下优化教学设计方法》 | 2014.9 | 丹阳市征文三等奖 |
严垚 | 《纠正对学生在物理学习中错误的前概念的尝试》 | 2014.9 | 丹阳市征文二等奖 |
张许红 | 《用建构的思想来指导物理课堂》 | 2012.12 | 镇江市征文三等奖 |
张许红 | 《初中学生物理思维的调查和分析》 | 2013.12 | 江苏省蓝天杯三等奖 |
张许红 | 《拒绝高深,让物理教学生活化》 | 2014.9 | 丹阳市征文二等奖 |
张许红 | 《让生活走进物理教学》 | 2014.9 | 江苏省蓝天杯三等奖 |
蒋伟 | 《建构主义理论指导下的物理教学设计》 | 2011.8 | 丹阳市征文三等奖 |
蒋伟 | 《用建构主义理论优化物理教学设计》 | 2012.9 | 丹阳市征文三等奖 |
蒋伟 | 《用建构主义理论优化物理习题课教学》 | 2012.12 | 镇江市征文二等奖 |
蒋伟 | 物理实验教学设计《气球爆破实验》 | 2013.3 | 丹阳市一等奖 |
蒋伟 | 《优化教学设计,提高教学效率》 | 2014.9 | 丹阳市征文二等奖 |
蒋伟 | 《不同容器中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力与液体重力的关系》 | 2014.8 | 镇江市微课三等奖 |
赵伟 | 《如何在建构理论下优化物理课堂教学》 | 2015.12 | 镇江市征文三等奖 |
赵伟 | 《浅谈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 2012.9 | 丹阳市征文一等奖 |
赵伟 | 《浅谈初中物理边学边实验》 | 2012.12 | 镇江市征文二等奖 |
赵伟 | 《关于初中物理“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重点难点突破》 | 2013.9 | 丹阳市征文三等奖 |
蒋伟 | 《建构主义理论下如何优化物理课堂教学》 | 2014.9 | 《理科考试研究》 |
赵伟 | 《如何在建构理论下优化物理课堂教学》 | 2014.5 | 《数理化学习》 |
课题研究中存在的问题或不足
1.考试内容不断变化
最近几年来,镇江中考在总体保持稳定的基础上,不断创新,与时俱进,知识点长考常新,这也给老师们带来教学的冲击和困惑。苏教版教材注重知识的呈现,学生自主探究的时空受到一定的限制。因此,课题组教师必须深入学习教材、领悟教材。
2.教学条件
苏教版物理教材在每一单元的结尾,都设计了一节社会实践活动。但由于我们教学场地、条件或其它方面的原因很难较好的达到预期目标。
3.专题网页
课题组成员不大习惯填写“课题研究专题网页”,喜欢把文件存放在自己的笔记本电脑中。要充分发挥“课题研究专题网页”的日常管理功能,资料收集功能,研究信息交流功能,以及成果展示功能。
4.研究时间
本课题组参与研究的都是一线教师,其中有多名教师担任班主任和学校中层领导,忙于教务与班级管理,课题研究的时间很有限。
课题研究反思
应该说,每一次课题研究的实践,都积淀下对课堂教学更为深入、更接近于本质的思考,它见证了一段真实、执着、不断思考、不断提升的研究历程。教师的研究应走进真实的课堂,以学生为中心,唯有如此,我们的教学研究才能真正彰显它的生命力。
一次次的实践、反思、创新,经历了才有收获,才会成长。虽然本课题研究在形式上暂时告一段落,但我们在初中物理教学方面的摸索、研究与实践不会停止。我们愿意携着这一认识,继续课堂教学的探索之旅,以一个行者的姿态,行走在教育教学改革的路上,且行且思,且思且行。
- 上一份资料:《优化物理课堂教学设计的案例研究》课题研究报告
- 下一份资料:《中学物理探究性学习研究》课题结题报告
用户评论
(以下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